欢迎来到乐鱼网页版登录入口网站!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华东理工大学栾伟玲教授团队在JournalofEnergyStorage(IF:8.9)发表题为《ThermalrunawayandgasgenerationdynamicsinagedLithium-ionbatteriesunderlo...
前言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是一定包装材料和尺寸的反应性化学物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最高允许环境温度,是实际包装品中的反应性化学物质在7日内发生自加速分解的ZUI低环境温度,一旦储存环境温度高于SADT,该物质就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SADT反映化学品的热危险性,也是衡量和规范化学品储运安全的重要参数。江苏响水3.21硝化废料爆炸等重特大事故促使国家和社会愈发关注化学品储运安全。2022年8月16日,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一司发布了《关于征求精细化工“四个清零”问题释义(征...
前言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热效应,包括电极反应热、极化热、焦耳热和副反应热等[1]。这些热量使电池内部温度上升,一旦温度过高将影响电池性能和寿命,甚至会导致电池发生热失控。因此,电池充放电产热数据是进行电池热管理设计的必要参数。目前,基于功率补偿等温量热原理的等温量热仪和基于绝热追踪原理的绝热加速量热仪是测量电池充放电产热的主要仪器。如图1所示,等温量热仪能够控制电池温度保持恒定,并利用电功率对电池产热功率进行等效补偿;绝热量热仪能够进行电池温度追踪,获得电池在充...
前言镍钴锰或镍钴铝三元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低温及循环性能好等优势[1],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与此同时,三元锂电池也存在着热稳定性较差的缺点,三元正极材料在250-300℃的高温下会发生剧烈的分解反应,同时释放氧分子,诱发电解液燃烧和电池爆燃。为满足新能源汽车日益增长的续航里程需求,部分电池厂商致力于不断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三元锂电池从低镍3系电池不断发展到高镍8系以及超高镍9系电池。理论上伴随着活性金属成分的不断提升,正极材料和电池的热稳定性下降,热失控风...
前言为了确保锂离子电池的安全使用,需要获取电池热失控特征参数作为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输入,实现对电池热失控的预防与早期预警。目前,行业内对锂电池热失控的测试主要依托于电池绝热量热仪(ARC)。该仪器能够测定电池自放热绝热温升曲线,并得到电池自放热起始温度(Tonset)、热失控起始温度(TTR)、最高温度(Tmax)、泄压温度(TV)、最大温升速率((dT/dt)max)和最大压升速率((dP/dt)max)等特征参数。锂电池热失控绝热量热测试方法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或...
本文利用TAC-500A绝热加速量热仪对锂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测定和对比了不同正极材料与电解液混合后的热分解释热特性,并计算得到了分解反应的热力学与表观动力学参数。由于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与电池材料的自反应特性,电池在滥用条件下容易诱发不可预测的放热和产气行为,并可能导致热失控、火灾或爆炸等严重后果。因此,开发新的电池体系,特别是针对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设计,需充分考量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并据此改进配方,以提高电池安全性。热分析和量热法是评价电池材料热稳定性的主要方...